关于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浏览次数:合肥人大:2008-10-06 17:11稿源: 市人大农工委 市人大财经(预算)工委
一、近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概况
截至2008年6月,我市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累计投入资金24.3亿元,新改建5129公里,总里程达7841公里,其中,三级及其以上1290公里,增加361公里;沥青和水泥路面里程3250公里,增加2426公里;通乡镇公路全部达到三级及其以上标准路面。2005年,“村村通水泥路”建设拉开序幕,计划到2009年建设总里程3100公里,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通过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已有90%的行政村通上了3.5至5.0米宽的水泥(沥青)路,总里程达2248公里,沟通了390所学校、65个敬老院,显著改善了我市农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环境,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及存在问题
2007年前,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依靠省公路局拨款,2007年共拨付1710万元,重点用于一般县道、重要乡道的大中修,并有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负责。2008年全省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我市省补养护工程经费总额为1914.67万元(涵盖村道),日常养护资金则由县区财政负担,省里不再拨付。县道和重要乡道由县乡站所负责养护,一般乡道和村道则由各乡镇和各行政村负责养护,没有专门养护机构和人员。
由于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等级低,管养机构不健全、主体不明确,管理养护人员严重不足,养护资金匮乏,办公、机械等基础设施薄弱,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造成好路率逐步下降。近年来修建的“村村通水泥路”虽然质量较好,目前也未出现损坏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一直缺乏必要的养护管理,三、五年后必将损坏,其造成的行路难甚至比砂石路而有过之。因此,加强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势在必行。
三、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情况
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2005]49号)和《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07]76号),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以县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市交通局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做好改革试点。2007年肥东县被列为省交通厅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6个试点示范县之一,推出了新的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模式,明确了县道和乡村道的管理养护主体和职责,确定2007年日常养护配套资金为443万元(实际到位245万元,到位率55.3%),由县财政统一解决;养护工程资金则主要由省交通主管部门从专项资金中拨付。
制定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市交通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合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已上报市政府待批,一旦批准,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将全面推开。实施意见明确了:(1)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2)公路养护资金包括养护工程资金和日常养护资金两个方面。其中养护工程资金主要用于公路大中修,由省交通主管部门从汽车养路费中切块补助专项资金和各地财政配套资金组成。日常养护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集,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0元,乡村公路水泥路不低于1000元、沥青路不低于2000元、砂石路等不低于1500元。按照这个标准,经测算我市约需日常养护资金总额为1337.08万,其中肥东县475.27万、肥西县398.20万、长丰县308.23万、包河区67.80万、庐阳区53.47万、蜀山区7.35万、瑶海区26.76万。(3)实行管养分离,逐步剥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工程单位,进行人员和资产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最终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制定实施细则。市交通局在拟定实施意见后,又结合我市农村公路的实际,拟定了《合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主要从组织机构、养护管理、资金筹备和管理、路政管理、考核与奖惩等方面又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四、几点建议
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和重要内容,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大局。鉴于此,我市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是高度重视的,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我市的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近8000公里,特别是有90%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使农民兄弟的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建设是发展,管养也是发展,只有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一是要尽快出台《合肥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确保这项工作今年内能在我市全面推开,这也是建立以县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实行管养分离、进行人员重组、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的直接依据。二是要加强领导。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富有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不仅是交通部门的事,也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事;不仅是一项业务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处理好各种矛盾,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要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纳入县区财政预算。从预算的情况看,日常养护资金需要最多的肥东县也只有470多万元,最少的蜀山区仅需7万多元,就现在的财力而言,完全能够负担得起,也是应当给予解决的;体制改革后,将实行管养分离,每个县的管理机构确定了10个编制,这些人员所需经费也应一并纳入财政预算,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