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职重点 > 监督工作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合肥人大:2019-07-11 12:31

 ——市人大常委会“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综述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以来,合肥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企业还有哪些突出的困难? 

  今年4月至6月,市人大常委会对“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全面了解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后,最终形成了一部高质量的执法检查报告。 

    

    创新检查方式 协力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4月12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执法检查方案,并及时成立执法检查组,由常委会主任任组长,5位副主任任检查小组组长,成员由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共52人组成。随后,5个执法检查小组,分别赴9个县(市)区和4个市属国家级开发区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检查组深入基层,共召开19次座谈会,听取了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汇报,实地查看了41个中小企业和项目。其间,执法检查组召开了三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一法一条例”情况汇报,5个检查小组工作情况介绍,讨论执法检查报告稿并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意见。 

  执法检查组所到之处,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大力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切实将执法检查与政策宣讲结合起来。执法检查全过程、各环节都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在全面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检查法律制度和法定责任的落实情况。 

  检查前,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向全市部分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创新检查方式,是这次执法检查一个突出特点。本次执法检查采取市、县(市)区人大上下联动、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明察暗访、召开企业、市县二级人大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同县(市)区就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交换意见,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协力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189家合肥市中小企业中,多达180家反馈表示“感受到企业营商环境有所改善”,占比超过95%;有9家企业表示“没变化”;没有一家企业表示“变差”。 

  营商环境的改善,动力在于改革。执法检查组在调查时了解到,为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合肥市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契机,实施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 

  为打通服务企业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合肥市高质量开展“四最”营商、“互联网+政务”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机制; 

  在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合肥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实施“办事愉快、一次就好”工作法; 

  在完善并联审批制度,优化简化办事流程方面,合肥积极提高中小企业行政办事效率,压缩企业开办环节,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三个环节3天办结,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提供材料减少58%; 

  严格规范减少各类涉企收费行为方面,扎实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审验、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强化涉企收费公示、严查涉企乱收费等工作,近三年涉企收费项目精简42%,2018年全年为企业减轻各类成本350.32亿元。 

  此外,合肥市还结合“万名税干进万企促发展”活动,坚决贯彻执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改革等多项税改政策,集中力量为企业办理退税手续,纳税人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执法检查中,大家认为,合肥市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短板”存在,与中小企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相比,优化营商环境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比如,有企业反映,在特定行业中设置“门槛”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仍然存在差别待遇和歧视现象;还有企业反映,市场退出尚不便利,仍然存在中小企业“出口”不通畅,注销程序不够简易的问题……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检查报告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正、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市场准入问题,努力创造尊重规则、遵守秩序、保护交易、讲究信用的良好市场环境。 

    

    破解融资难题 政策落地是关键 

  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执法检查组了解到,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合肥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 

  一是鼓励和引导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的优质民营企业上市和挂牌融资。截至2018年末,全市上市公司48家,其中民营企业22家,占比45.83%;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93家,其中民营企业87家,占比93.55%。 

  二是谋划设立首期10亿元规模的民营企业纾困(发展)专项基金,通过设立财政金融产品等渠道,以市场化、法治化运作方式,向符合产业导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各县(市)区开展“创易贷”“农宜贷”等新型融资业务,缓解融资难题。 

  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开展银企对接,为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为优质中小微企业打开绿色通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目前,在市中小企业局备案管理的18家融资担保机构实收注册资本73.82亿元,累计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担保额1800多亿元。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执法检查组在调查时发现,合肥一整套“组合拳”成效初显,但相关政策落地尚显不足。 

  比如,在专项资金、基金使用方面,仍有不少县(市)区尚未做到委托评估发展环境,进行定期专项资金、基金使用效果评估,及时公开评估情况等。 

  另外,信用担保作用发挥也不明显。从检查情况看,不少企业反映企业融资主要依靠抵押贷款,但银行认定的抵押物范围小、折算率低,中小企业缺少可抵押的资产,贷款困难。《促进法》虽然有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的规定,但实践中银行内部管理采取贷款终身追责制,导致银行出台的小额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在具体落实中尚有很大差距。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依然任重道远。执法检查报告建议,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机制。 

  一是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信用担保机构,完善资本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拓宽银企合作渠道,推动金融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 

  二是依法采取措施,引导吸纳民间投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股权、债权融资和上市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完善信贷考核制度。积极鼓励引导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开发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规避信贷风险的同时,完善信贷资金营运考核制度,引导信贷资金的有效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切实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大失信人信息公开曝光力度,依法对“逃废债”企业进行惩戒。 

    

    驱动创新发展 奠定人才之基 

  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著名的“隐形冠军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尤其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籍籍无名的中小企业。这些“隐形冠军”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创新能力强、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从众所周知的“科教之城”,到一路疾驰的“创新之都”,科技创新被嵌入了合肥的城市基因。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是合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合肥正着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示范作用强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35个,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80个。全市已培育28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40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36户企业登录省“专精特新板”。 

  为鼓励科技创新,合肥还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建立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传统产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高科技成果对接精准度,鼓励企业购买各类科技服务,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交流,进一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难题。 

  创新,永无止境,惟创新者行稳致远。执法检查组认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合肥仍需持续发力。 

  据检查,虽然县(区)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推进企业人才对接,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地理位置、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距,一些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引进较为困难。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支持体系也不完善,缺少对技术价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等各种中介机构支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企业对制造业特别是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投资意愿不足。 

  创新发展,人才是重要的基础。企业认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困难有哪些?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融资困难”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则是“人才缺乏”。 

  为此,执法检查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人才和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切实采取措施,把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技能职工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人才和职工队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