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职重点 > 监督工作

央媒看合肥|以有效监督助推科创名城建设

合肥人大:2023-10-11 15:34稿源: 合肥人大


编者按

    近日,央广网、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在线等,以《以有效监督助推科创名城建设》为题,报道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进步“一法两条例”检查,推动各方严格落实法定职责,以法治护航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


    行走在合肥,一处处科研院所林立,各类科技型企业、科创园区集聚,科学岛静卧董铺湖碧波之中,“量子大道”俨然成为网红打卡点,“科里科气”扑面而来。

    这不仅是市民和访客的直观感受,更有系列数据支撑。2022年,合肥跻身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位居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第9位;2023年,入选首批10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合肥科技创新活水源源不绝,是法治力量的有力守护。近年来,合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两条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合肥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深入推进科创名城建设,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把“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今年7月,组织多个执法检查组赴全市多地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各方严格落实法定职责,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全面检查,掌握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

    为全面了解“一法两条例”在合肥实施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专题研究部署执法检查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高位推动。为提升执法检查水平,在执法检查前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讲座。

  执法检查期间,检查组分赴合肥多地,走进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实地检查、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法律实施以及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等工作情况汇报,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等。

  7月13日,执法检查组来到肥东县长临河科创小镇。科创小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为产业定位,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平台、协同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小镇成果转化基地正加快建设,一系列前沿项目顺利签约落户,高层次人才团队陆续被引进……相关人员向执法检查组介绍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引培方面取得的成绩。

  包括科创小镇在内的各个检查点,执法检查小组实地检查完成后,召开政府部门、企业、人大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检查组边听边记,不时询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出制约科技进步的突出问题。

  此次执法检查,紧扣法律条文,确保检查实效;采用上线联动全面检查的方式,实现执法检查全覆盖,对标先发城市,对比差距查找问题。“我们紧密依据法律条文,整理出检查重点条款,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法律实施情况,发现突出和典型问题,研究分析原因,对检查中发现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及时督促立行立改,切实保证检查实效。”执法检查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查找出制约科技进步的六类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切实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执法检查加强普法宣传,发挥好人大监督职能作用。”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现场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卫东讲话

  8月30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要围绕合肥市主导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把引才、引智和引产业结合起来。”“加大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培育,成立科技服务机构。”“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报告热烈讨论,进一步建言献策。

科技企业不断壮大,科创能力显著提升

检查组深入企业实地检查

    执法检查发现,为服务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肥扎实推进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汇聚创新资源,夯实原始创新基础。已建、在建、拟建及谋划大科学装置12个,大科学装置总数位居全国第三。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合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对接捕捉高校院所等科技成果,推动新企业成立。持续“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常态化开展“‘科里科气’科创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

  为贯彻实施“一法两条例”,合肥聚焦企业主体作用发挥,扶持科技型企业成长。

  检查发现,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企实现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近七成。合肥成立科技招商专班,设立科技招商基金,给予各类科技企业研发补助、税收减免,引导校企联合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规模壮大。全球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量子产业企业集聚。深空探测产业集聚关联企业及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合肥正加快打造“中国星城”。

  为提升科创能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合肥组织“揭榜挂帅”“赛马”等一系列激励活动,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科创能力显著增强。

聚集各方科技英才,深化创新合作

    “这座城市非常用心留住人才,我对在合肥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执法检查中,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入职的员工如此表示。今年5月,“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启动,向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发出“青春之约”,诚邀高校应届毕业生加盟。

“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第七期高校毕业生现场对接会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尖兵,科技强国,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合肥始终以“第一资源”构筑“第一动力”,牢牢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合肥市打造优异“养人”环境,成立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委员会,建立高校院所和市直单位“双向挂职”机制,广泛开展“全球云聘会”“招才引智高校行”“合肥请您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知名高校院所招聘。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常态化开展“人才服务大调研”,实现落户、安居、就医、交通出行等优享待遇“一码通行”。目前,合肥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200万人。

  合肥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参与热核聚变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成立“一带一路”科创战略联盟,推动与法、俄等累计建成国际合作基地63家(含国家级14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成立。共建G60科创走廊、长三角科技战略研究院,共享超16亿元科学仪器设备信息平台,积极构建一体化态势。以科大硅谷建设为牵引,组建全球科大校友事务部,建设港、法创新中心。

紧盯问题,依法擦亮科技创新最大标识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在看到法律法规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看到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平台建设仍需加强、成果转化仍有短板、企业创新仍需强化、创新人才数量不足、资金投入强度不大、知识产权服务不够等。

  既摸排问题,又寻求对策。针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一些影响法律实施的难点、堵点问题,执法检查报告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如何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报告指出,要加大平台应用型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规划,制定应用型基础研究计划。支持大学大院大所建设孵化载体,充分发挥合肥市重大科创平台集聚优势。

  为促进科技成果进一步就地转化,报告建议,要推动县(市、区)出台新建孵化载体支持政策;要建立完善应用型科技成果验证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用。汇聚成果转化人才,扩大对外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来肥转化。

  为持续壮大科技企业,提升科创能力,报告提出了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报告提出,要实施新一轮“高企倍增计划”等行动,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领军型企业。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加快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立足合肥、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知识产权数据中心。

大众安徽汽车生产线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型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布局建设国际社区等,提升涉外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来肥创新创业;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保险、担保等多部门深度合作,开发更多符合科创企业特征的金融产品……报告还就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作用、扩大投资融资规模等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督促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法律责任,让“一法两条例”在合肥更好落地见效,为合肥市持续擦亮科技创新最大标识筑牢法治基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