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在线等,以《法治护航让非遗绽放光彩》为题,报道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各方落实法律责任,以法治力量推动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
一台庐剧,唱腔婉转悠扬、一颦一笑皆是风情,一招一式尽显韵味;一曲巢湖民歌,或高亢嘹亮、或深情舒缓,唱出了巢湖的山水文化之美;一支莲湘舞,舞姿矫健,旋律动人, “舞”出了合肥的独特风情和淳朴民俗……
在合肥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岁月的打磨和传承,始终照亮合肥文化的星空。保护好传承好非遗,离不开法治的力量。6月25日至26日,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关于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从法定职责落实和非遗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传播等方面,介绍了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并指出存在问题,给出意见建议,以法治力量推动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执法检查看非遗保护“合肥经验”
走进肥西县柿树岗乡非遗教育传习基地,“非遗元素”随处可见。随着悦耳悠扬的旋律传来,一场莲湘舞表演拉开帷幕。舞台上,伴着表演者灵活的走位,细长的莲湘棒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度,棒击声、脚步声有序交杂,将力量与美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也能喜欢上这种有百年历史的非遗项目?”“要跟文旅结合起来,做好宣传推广,拉近非遗与广大群众的距离。”……在观摩莲湘舞表演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成员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热烈交流。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肥西县开展“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时的情景。当天,在肥西县柿树岗乡非遗教育传习基地,检查组详细了解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听取法律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夯实了法治根基。2014年10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施行,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发展以及保障监督方面都作出具体明确规定,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安徽方案。
非遗“一法一条例”实施至今,经过各方探索与努力,我市非遗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仍面临一些课题和挑战。非遗保护职责如何更好落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还存在哪些难点?怎样更有效促进非遗的合理利用……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深入推进非遗工作开展,今年5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启动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组织多个执法检查组赴全市多地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各方严格落实法定职责,以法治护航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
执法检查组深入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地、非遗展馆、传习基地等进行实地检查,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共邀请21位人大代表、4位专家和8位代表性传承人,围绕非遗保护职责落实、非遗调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非遗传承传播、非遗合理利用等情况开展检查,听取意见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教科处处长添雪琳介绍,开展此次执法检查,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非遗“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本次检查共梳理重点条款5个方面35条,紧扣法律法规开展。”添雪琳说,检查中,积极对标长三角城市,了解在非遗项目数量、层级、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增强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合肥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合肥非遗,绚丽多彩、独具特色。从源远流长的庐剧,到扣人心弦的巢湖民歌;从独具匠心的白云春毫茶叶制作技艺,到阵容恢弘、气势磅礴的洋蛇灯表演,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见证着合肥绵延不息的千年文化传承。
“咚咚锵,咚咚锵……”伴随着喜气洋洋的锣鼓声,一条金色巨型蛇灯在数十位非遗传承人灵活操纵下,上下翻飞,赢得阵阵喝彩。
肥东洋蛇灯系国家级非遗项目,但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习艺周期长,一度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令人欣慰的是,洋蛇灯传承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引发政府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如今“洋蛇灯”的第11代传承人邵二勇已将“传承”这项任务担在了肩上,“这几年舞动的次数越来越多,洋蛇灯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和洋蛇灯一样,白云春毫茶叶制作技艺同样“后继有人”。该项目传承人赵玉贵一直致力于“传帮带”,“要把技艺延续下去,就要让年轻人进来。”
报告显示,合肥市根据项目特点和续存状况,分门别类探索研究保护传承措施。对洋蛇灯等濒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项目,通过影音记录、图书编印等形式建立档案,进行抢救性保护。对白云春毫茶叶制作技艺等具有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的传统手工技艺,在生产中加以保护。
“非遗传人”的坚守固然重要,但与时俱进的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
当非遗与科技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去年,以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为题材的庐剧现代戏《逐梦》与观众见面,该剧实现科技题材和戏曲形式的有机融合,一经亮相,就获得炙热的掌声和强烈的剧场效果。而另一部庐剧青春版《秦雪梅》从线下到线上,从本土到上海,始终人气爆棚,让更多观众感知到传统庐剧青春、朝气、活力的新面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剧的发展一路备受关注。近年来,合肥成立了庐剧艺术传承中心,统筹解决庐剧院排练场地等问题,鼓励创新发展,让艺术经典生生不息。
报告指出,为了将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合肥市不断增加非遗保护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补助。例如,安排资金支持庐剧《逐梦》的创作。在做好资金保障的同时,对庐剧、巢湖民歌等受众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项目,通过培育、扶持传习基地等方式实行传承性保护,提高非遗保护水平。
不久前,“古韵三河 魅力非遗”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举办。20余项非遗代表项目轮番上演,多角度地展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让广大游客畅享非遗乐趣,感受非遗魅力。“这次来三河,除了观赏美景外,我们现场还体验了像三河羽扇这些非遗的手工技艺,欣赏了巢湖民歌、庐剧的表演,不虚此行。”一名来自外地的游客兴奋地说出了这趟非遗之旅的精彩。
非遗,用起来才能活起来、火起来。报告显示,近年来,合肥市不断拓展非遗合理利用路径,将非遗保护与本地旅游景区等有机结合,持续打造非遗旅游热点。同时,打造“合肥非遗礼物”,开发文创产品,举办“一次尝遍合肥美食”等活动,集中展销非遗产品,提升非遗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沉寂到热闹,从一隅到逐步进入市场,从小众到走向大众视野,庐剧、洋蛇灯等,只是合肥非遗传承保护的缩影。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81个,市级以上传承人145人,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体系。
法治保障合肥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
经过走访调研,检查组发现,合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实施非遗“一法一条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传承传播活力不强,缺乏具有合肥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非遗活动品牌,对外交流机制还不够健全,缺少展示非遗和开展非遗理论研究的场所。又如,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有的项目濒临失传。部分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老化,培训不足,难以适应录像制作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把非遗保护好,目的是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围绕进一步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依法推动我市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报告给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
在投入保障方面,报告建议加大非遗保护、保存经费投入,提高相关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将非遗产业化纳入我市文化发展政策支持范围,引导非遗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为破解传承人才培养不足难题,报告提出,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续存状况评估,有重点地对传承人缺失、传承能力丧失等项目予以补新、补缺、补强。加强研培力度,聚焦重点项目开展培训,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
为突破传承传播活力不强瓶颈,报告提出,策划品牌活动,塑造一批非遗特色精品。注重科技赋能,拓宽非遗传承应用场景,丰富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体验等活态传承形式。融入重大战略。健全对外交流机制,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非遗“走出去”。
设立专门的市级非遗馆,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游乡村游产品、演艺作品,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报告还就健全非遗保护体系、构建传承载体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市文化馆馆长杨晨表示,此次执法检查,对非遗保护的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帮助和指导,对下一步工作也提出了方向,有力督促非遗工作更好开展。
添雪琳介绍,市人大常委会将向相关部门印发非遗“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书,并按照要求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推动法律全面有效实施。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适时启动合肥非遗立法工作,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法治建设,以法治力量推动非遗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