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履职重点 > 监督工作

以良法善治守护“希望的田野”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农业法执法检查

合肥人大:2024-11-06 15:00稿源: 合肥人大

编者按

    近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在线等,以《以良法善治守护“希望的田野”》为题,报道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农业法执法检查,以法治力量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 

    长丰草莓、大圩葡萄、肥东杭椒、巢湖中垾番茄、庐江杨柳荸荠、合肥龙虾……合肥市农业打响了一个又一个特色品牌,越来越多的“合肥味道”被人们所熟知。

    近年来,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以下简称“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6.28亿元,比2013年增长39%,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3.11万元,比2013年翻一番。

  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治力量的守护。为让良法在合肥更好落地生根,市人大常委会对农业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以法治力量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法律实施情况

  农业法在合肥实施情况如何?

  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肥东、肥西、长丰、庐江、巢湖五县(市),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业法实施情况开展实地检查。

  “高标准农田日常管护由谁负责?”“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在肥西县集贤路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执法检查组一边实地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边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交谈,了解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随后,检查组一行又马不停蹄赶往肥西县种业科技园项目、上派镇三岗村、“我的园艺家”生态农庄等地,深入了解肥西县贯彻落实农业法情况。

  7月17日,执法检查组一行赴长丰县,实地检查长丰县味臻品家庭农场、合肥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智慧农业谷和菌物谷、合肥种业之都展馆等地,并召开座谈会,听取长丰县种业之都建设和农业法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与参会人大代表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建议。检查组边听边记,不时询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执法检查中,执法检查组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基层反映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合肥贯彻实施农业法情况,形成了翔实的执法检查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地检查的同时,执法检查组还委托4个城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执法检查,实现了执法检查“全覆盖”,确保全面掌握农业法在肥实施情况,精准找到难处堵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稳产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法律责任,着力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给,优化生产结构,创新经营体系,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显示,农业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不断提高。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全市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300万吨左右,202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90.52万亩,总产298.74万吨,居长三角8个万亿城市第二位、省会城市第六位。

  在保障农业更好发挥在提供食物和其他农产品的作用方面,我市着力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量,2023年蔬菜产量254.63万吨,肉蛋奶总产量69.42万吨,生猪出栏达170万头,渔业总产量24.88万吨。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连续2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21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比重68.1%。

  近期,长丰县草莓将迎来育苗关键期。水湖镇草莓种植大户蒋秀芝却不慌不忙:“我只要打开手机,就可以实时监测草莓长势,掌握温度、湿度、虫害、光照等情况。”

  “我们的草莓,从选种到育苗到栽培,都用上了现代科技。”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介绍,2020年起,长丰与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合作,开发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实现草莓生产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

  在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儒敬看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将为智慧农业建设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优势,聚焦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农业大数据挖掘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市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持续强化。在合肥,有78个农业首席专家工作室,133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同时,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全市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企业超500家,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2023年,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5%,累计建成各类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25个。

  此外,我市还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市现有荃银高科、丰乐种业2家A股上市种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2023年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种业年销售收入110亿元,居全国第二,其中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额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为农业农村发展开出良方

  8月2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农业法执法检查报告。报告精准指出了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的建议:

  ——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优链、优农“六大工程”,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加快打造种业之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作物科学(合肥)创新中心、省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生物育种平台建设,推动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

  ——进一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精品果业、茶产业、稻虾共作、苗木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培育一批50亿元、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加快实现百亿企业零的突破。

  ——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应用,支持农业前瞻性技术创新研究,建立涉农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产学研合作紧密的新型创新体系。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因地制宜研发、推广、提升农机装备,发展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推动特色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基层农技队伍培训力度。

  ——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投入保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构建多元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彰显错落有致的江淮风韵乡村旅游打卡地,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农业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基本法。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责,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要求,聚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督促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法律责任,让农业法在合肥更好落地见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