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龙虾、一袋小坚果……这些贯通农产品“头尾经济”的“合肥味道”,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乡村产业。7月1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关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汇报,汇集智慧助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深入一线摸实情、听诉求
今年4月,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关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为做好此次审议工作,更好“把脉开方”,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明确围绕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聚焦产业集群、品牌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重点内容开展调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在肥东县,调研组先后深入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等地,实地查看企业生产车间、产品展示等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规模、产品种类、销售渠道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期间,调研组进企业、进园区、下基层,多角度多层级全方位开展调研,倾听一线声音,详细了解有关工作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详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安全生产、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情况,与一线职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直击产业发展的痛点与诉求。
同时,调研组向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信心,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立足全产业链谋突破,大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中,产业规模不够壮大、销售渠道不够完善、要素保障不够充足等农产品加工业痛点问题也被一一指出。调研组认为,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农产品加工产值位居全省前列
报告显示,2024年,合肥将绿色食品及现代种业产业链纳入全市战新产业进行调度推进,打造“粮食、蔬菜、种子、畜禽、小龙虾、草莓、坚果、乳业”八大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50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特色产业,是重要发力方向。合肥以工业思维抓农业产业,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
报告指出,全市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统筹布局和持续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例如,肥东县聚焦烘焙食品和饲料加工、肥西县发展预制菜和休闲食品、长丰县锚定预制菜和康养食品、庐江县主攻茶叶和粮食加工、巢湖市围绕水产和粮食加工……全市已形成覆盖粮食深加工、畜禽水产、休闲食品等多个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区域产业集群。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靠科技赋能。合肥作为创新之城,在发展农业科技上有优势,关键是将硬核科技转化为农业发展的支撑力。
报告指出,合肥加强农产品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和省农科院、中国科大、安农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年度推广“四新”应用超1200项。2024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30家、较2020年末翻一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9家、居全国第二,国家种业阵型企业7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
将监督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调研发现,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重视和解决。例如,加工综合实力仍有短板,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不够强;产业聚集度不够高,融合不够深;流通不够通畅,品牌推广能力不够强等。
既提出问题,又寻求对策,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报告后,对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针对加工综合实力仍有短板、产业规模尚需壮大这一问题,建议坚持“内培外引”“壮大扶小”,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加工园区建设,优化农产品加工园区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园入区,推进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园区集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创新和研发能力强的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针对流通不够通畅,品牌推广能力不够强的问题,建议加快品牌培育,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绿色种植,打造一批名优农产品“地标品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瞄准市场风向标,开拓新市场,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上下功夫,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电商销售,推动电商平台与农产品产地建立长期稳定合作。
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补齐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短板,逐步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康体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精深加工、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建议。
接到审议意见后,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分析研究、抓好整改落实,锚定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开展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科研攻关投入等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7月18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关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加强跟踪问效,以清单化、闭环式的方式抓好审议意见的交办和落实,把监督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