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

央媒看合肥|法治护航合肥“科普之翼”展翅高飞

合肥人大:2023-07-03 15:02稿源: 合肥人大

 

编者按

    近日,央广网、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合肥日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合肥在线等,以《法治护航合肥“科普之翼”展翅高飞》为题,报道了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合肥科普工作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工作实践。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系我省首部省辖市科学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按照科普工作“由谁来开展”“面向谁开展”“如何来开展”为逻辑主线布局,结合合肥科创资源优势,重点在组织实施、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科普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不仅填补合肥科普立法空白,更注重体现合肥辨识度,将“合肥经验”变成法律条文。

    《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合肥全市科普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

共同参与

鼓励全民参与,点亮科普地图
     科普活动由谁来开展?

    《条例》开篇指出,科普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开放合作的原则,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条例》明确政府及部门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相应主题的科普活动。同时,《条例》细化科技协会职责。根据规定,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依法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并以条目形式列举了科技协会十一项具体职责。

  在规定政府部门职责,细化科技协会职责外,《条例》注重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浓厚氛围。

    《条例》明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和动员科技工作者、教师、在校学生创作科普作品;鼓励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体通过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学生们在科学岛聚变堆园区体验液氮实验

    除此之外,《条例》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利用自身设施设备和实验环境等科技资源,通过设立公众开放日、开发科普旅游项目等方式开展科普活动,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普产品。鼓励企业、行业协会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场馆、设施或者线上科普平台,宣传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的相关知识。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以设立科普基金、科普奖项、捐赠财物等方式资助科普活动。

全面覆盖

提供全面科普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调查显示,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5%,位居全国前列。如何让合肥全民科学素质再上新台阶,早日实现进入全国城市“前十”目标?《条例》探索出一条解决路径。

  《条例》突出科普全覆盖,规定科普活动应当面对全体公民,重点做好青少年、老年人、公务员、农民、产业工人的科普工作。

  “深海鱼为什么大多都是扁扁的呢?”看到深海鱼与淡水鱼的对比,小朋友们发出了疑问。这是在今年第23个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合肥市科技馆面向中小学生推出的《海洋的秘密》科学课程的现场。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更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乐趣。作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合肥市科普服务主阵地之一,合肥市科技馆除了日常展览外,在节假日、科技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各类科普活动。“我们开展专家讲座科普活动、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扩大科普受众,既要吸引受众来馆,也要走出去,把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合肥市科技馆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该馆年接待观众约35万人次,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致力提升合肥全民科学素养。

合肥市科技馆举办国际天文馆日活动

  在合肥八中,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科技节、科普大讲堂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此外,学生还踊跃参加各种科技类比赛。“参加比赛有老师专门指导,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我对科学的兴趣。”该校学生邵怡然说。

  《条例》明确,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小学校科普工作指导,开展科普教育教师培训,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学,建立科普实验室,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学校应当将科普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考察、科技竞赛等科普活动。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

  除了在城区、校园,在农村,在老年人、公务员等群体中,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也在蓬勃开展。面对老年人,《条例》支持老年协会、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科普活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和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项目。

  农村科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条例》给出了答案。加强农村科普组织建设,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小院等发展,开展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利用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宣传栏等宣传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肥西县开展“苗木送科技下乡”活动

特色鲜明

结合科创资源优势,固化“合肥经验”

  丰沛的科普资源是科普能力提升的肥沃土壤,加强科普资源供给等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合肥在青少年科技竞赛、科普阵地建设、科普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如何让科普工作凸显出合肥特色?此次制定实施《条例》,在条款内容上注重总结合肥科普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体现合肥辨识度。

  结合合肥市科创资源优势,《条例》明确,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的优势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科普资源调查,建立本区域科普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制作科普地图并向社会公布。

 

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展现场,观众在科普展区参观“未来月球科研站”设想模型

  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发挥科学岛、创新馆、科技企业、大科学装置等创新载体科普作用,全市每年开展300场以上创新竞赛和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防灾减灾日以及合肥科技创新日,年均组织开展各项主题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

  《条例》紧贴合肥实际,将合肥科普工作形成的优秀经验加以固化。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相关条款,固化了合肥经验,具有较强的合肥特色。”

两翼齐飞

助力合肥加速向“科创名城”蝶变

  在合肥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战略的关键节点,《条例》的及时出台实施,是一体推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

  在市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看来,《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合肥市强化科学普及、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必将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地推动合肥科普事业向纵深发展。

  “《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市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确保‘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2%,进入全国城市前十’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说,接下来,市科学技术协会将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推动制定落实《条例》的配套措施,落实好科协组织的法定职责。

  市人大代表、市第四十五中学校长姚剑表示,要加大《条例》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共同参与的浓厚科普氛围。同时,要对各项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开展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科普活动的质量,打造科普品牌活动,扩大合肥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此次出台实施的《条例》,补足科普短板,铸牢科普之翼,连同市人大常委会此前出台实施的《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作为我市科技领域两大地方性法规,将为合肥从“创新高地”加速向“科创名城”蝶变,提供强有力的法制“双翼”。

  市人大常委会将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开展跟踪监督,推进《条例》贯彻落实,厚植创新沃土,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和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