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钱袋子” 晒出“放心账”——合肥市依法监督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编者按
日前,新华网、央广网等中央媒体及搜狐网分别以《管好“钱袋子” 晒出“放心账”》为题,报道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多措并举,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造福人民。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今年10月28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在市十六届人大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作了《2019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交给全体市民一份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明白账”。
法治是最好的“防腐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部署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党和国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多措并举,摸清国有资产家底,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造福人民。
这份清晰明白的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被公开在阳光下,亮出了新时代坚定深化国有资产改革、管好用好国有资本、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从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格局下,进一步系统谋划全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改革发展工作,完善金融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覆盖 国有资产清单式“亮相”
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2019年度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全面涵盖了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显示:
——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方面,2019年年末,全市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共472户,资产总额9662.85亿元,增长13.37%。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方面,2019年年末,全市金融类企业共54户,资产总额2162.47亿元,增长9.72%。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2019年年末,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780.49亿元,增长126.03%。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全市总面积为114.45万公顷。水资源总量21.52亿立方米,林地面积10.63万公顷。
笔者了解到,这份报告是市财政局会同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在全面统计分析全市国有企业、金融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等四大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基础上起草而成。
强监督 管好用好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是全市人民的共同财产,必须管好用好。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工作要点,将此次提请审议的两份报告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具有重大意义。
为做好这项工作,常委会主要领导前往市产投集团、市建投集团,调研企业运营管理总体情况,对监督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经主任会议研究,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队,财经委、预算工委组成调研组,开展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
7月份以来,调研组通过听取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金融监管局和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市兴泰集团的工作汇报,走访部分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与市本级政府投资基金、担保、小贷等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深入了解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状况、困难问题及有关建议,并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经济金融形势非常值得关注,在这个时间点公布这份报告,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我市地方金融发展态势。”
“看完这份报告,让大家对资产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不仅能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更有助于借助透明的信息稳定社会预期。”
“通过人大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
分组审议过程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各抒己见,大家充分肯定这份国有资产“明白账”,认为报告不仅展现了国有资产的“全景图”,也涵盖了各类资产的管理和改革推进的“路线图”。
促长效 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与时俱进
此次“晒账本”晾“家底”,不仅展现了全市国有资产发展的积极成效,也实事求是地“晒”出了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会上会下,针对下一步改革,与会人员纷纷出谋划策,市本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也明确了未来工作的重点。
顺应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趋势,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谋求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核心金融牌照,打造牌照相对齐全、业态丰富的市属金融机构体系;积极支持科农行做强做优做大,提升融资担保、小贷企业发展可持续性,培育壮大地方金融控股集团,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优化投资决策程序,增强投资规模和反投比例的灵活性,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更好助力产业发展……针对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调研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
准确把握金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服务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撬动作用,鼓励国有金融企业持续减费让利,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实体经济债务杠杆和融资成本;发挥好绩效评价导向作用,引导国有金融机构突出主业、做精专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提高稳健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发展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水电气、纳税、社保、金融等信息共享,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灵活性……针对金融国有资产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给出了具体路径。
健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统计监测机制和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有关管理信息纳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夯实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情况的工作基础;强化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与预决算审查监督的有效衔接,加强与审计监督的工作协同,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针对如何做好人大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工作,调研报告给出了进一步的工作要点。
“通过审议报告,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市各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特别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更有利于找准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表示。(任达、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