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乡人大

(信息专刊)包河区大力提升滨湖新区园林绿化品质

合肥人大:2018-12-06 17:31

 

 

近年来,包河区扎实开展滨湖新区道路绿化和园林环境整治行动,新区管养绿化面积达1100,滨湖公园、方兴湖公园、金斗公园和塘西河公园等四大公园品质全面提升,徽州大道、包河大道、中山路等道路和16.8公里湖岸线、国际会展中心等核心区域绿化更加靓丽,使滨湖新区真正成为绿色新区、生态高地。

    一、打造美丽花样滨湖一是开展花境建设。按照足量建设,突出精品,长久保持,不断完善提升的思路,采取花境、花篮、花塔、花柱、花带等不同手法,去年以来共建设160处、3.1的各类花境。其中,环湖北路的生态滨湖等大型主题花境已成为环湖旅游的新景点。采取增加铁艺、花篮、奇石等形式,对徽州大道等多处花境进行提升。同时,鼓励辖区单位、企业参与花境的建设,要求开发商代建绿化时建设不少于200花境,如塘溪津门、新城大都会、雍华府等开发项目均建了高品质花境。二是推进花路提升。新区道路绿化已由过去注重绿量向注重花量转变,实施花路建设和提升。采取成片栽花、花箱种花、岛头摆花、灯杆挂花等方法,先后打造方兴大道、环湖北路、中山路等精品道路绿化。方兴大道各岛头常年种植和摆放各类草花5400,沿线植有各类月季2万余株,成为新区东西方向一条靓丽的花带。在上海路以东2.8KM中分绿带种植小叶栀子、粉花绣线菊、金丝桃、小红帽、鸢尾等12种花期不同的宿根花卉6900;对珠江路至派河大桥段补植各种花草,力争把14.1KM的环湖大道打造成处处是花、步步有景的全市第一景观大道。创建精品管养示范路,在中山路中心线添置长城式花箱600余个,在沿线各公交站台摆放花箱60余组,建设花境11处。三是实施花林建设。打造季季有花开、月月有花赏的美景,在滨湖新区公园、湖滩、河边等区域启动花林建设。在金斗公园新建8.67800株、9种梅花的梅林。在方兴湖公园全面实施以樱花为主题的樱花林工程。在北岸中轴线礼仪广场种植200株大规格的染井吉野樱,在南岸种植4000株江户彼岸等品种的早中晚樱,为市民赏花再添新去处。以绿谷花开为主题的十五里河生态公园正在施工中。四是试点实施花桥改造。选择人流量大的塘西河道上的玉龙路桥、紫云路桥、广西路桥和庐州大道桥等4座桥梁为试点,采取加高侧石、花箱栽花、建设花境、花塔花柱等方法,逐步扮靓滨湖桥梁容貌。

    二、实施绿化提升配套。一是推进公园提升配套。投资1720万元,在方兴湖公园北岸种植柳叶马鞭草、狼尾草、晨光芒、二月兰、石竹等138.2的宿根花卉。投资2000万元的滨湖公园水毁绿化提升项目12期已于去年底完工,共提升公园绿化面积达60。塘西河公园提升项目重点对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沙滩周边绿化进行全面整治提升,种植草坪、大叶栀子花、南天竹等花草4,补植池杉、水杉4000余株。金斗公园提升项目共完成对新修杭州路两侧8.6绿化提升。二是组织道路绿化提升。先后对新接管的13条道路绿化进行整治提升,争取马拉松赛道整治资金800万元,采取色块与草坪相间、月季镶嵌于色块、宿根花卉镶嵌于草坪等方式,对8.8KM徽州大道(高王桥-珠江路)全面提升。实施环湖北路(上海路以东)和南宁路绿化提升工程,以塑造微地形、调整花灌木、种植宿根花为主要手法,全面丰富道路绿化色彩。三是打造园林智慧路灯。投资400万元,对新区公园内1000余盏路灯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物联网技术,只需5秒时间,就能通过网络看到公园路灯及照明等情况,提高路灯管理使用效率。

    三、抓好日常养护管理。一是严格考评奖惩。细化完善绿化养管考评办法并严格执行,将市区督查、数字城管、大综管、安全文明施工、专项任务等纳入日常考核范畴,综合月度集中考核情况,每月印发《管养考核通报》,评出分数和名次,并与养护资金支付挂钩。其中2017年日常管护处罚共计14.5万元,各类奖补共计18万元。二是坚持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和推广。投入40余万元,在方兴湖公园试点使用泵压电力自动旋转喷淋系统和水车喷灌带系统,两种喷淋系统可分别实现一次性80003000的喷水作业,较好解决了人工浇水不均、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加强道路绿化养护,新购置4台多功能绿化洒水车,实现了更有效的喷淋浇水和病虫防治效果。为解决部分乔灌木因树池限制、周边色块影响而长势不良的问题,对苗木全面追施棒肥,促进根系生长。三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行网格化管养,结合道路绿化招标,全面推行大标段养护,将新区1100绿化细分成10大网格,分别由10家绿化企业负责养护,网格内所有道路、河道、游园、街头绿化由绿化企业负责兜底管养,有效解决了管养盲点问题。推动公园由绿化单一养护向多元休闲服务功能转变,将塘西河公园一体化移交至合肥印象滨湖旅游公司进行综合管理,提升管养效果。

四、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一是小老树整治。统筹资金来源,明确实施责任,对居住密集区、问题突出的紫云路、洞庭湖路、长沙路的小老树进行集中更换整治。对省行政中心周边的迎淮路、紫云路(上海路-包河大道)小老树全面整治工作已完成,栽种香樟653棵、银杏577棵,并对其他树种科学实施复壮。二是绿化补植。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法青、杜鹃等色块枯死、残缺严重,结合树长制工作,及时将枯死、残缺苗木进行清理,并更换栽植耐旱耐高温苗木。截至目前,对徽州大道、方兴大道等28条道路共清理更换法青2.6、杜鹃0.2,补植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等色块3.2三是杨树整治。结合徽州大道、包河大道、中山路等6条道路修建辅道、非机动车道及公园绿化提升时机,2017年以来共间伐和整治杨树450余棵,同时做好保留杨树的修剪、除虫工作。四是黄土裸露整治。推广省行政中心周边黄土裸露整治经验,采取滨湖功能区招标和统筹、辖区街道实施的方式,争取资金5200万元,整治复绿徽州大道(云谷路以南)沿线、杭州路(包河大道-上海路)以南区域未上市土地470,并选取居民区附近、土地较为平整的林芝路等3个地块,铺设草皮建成临时足球场供市民休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