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印发《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重要制度载体作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实践路径,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行动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15项工作举措,并对工作要求、完成时限等作出了具体安排。
在建设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按照设施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常态化、运行信息化、服务便捷化的建站目标,充分利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群众联系点建设实践站。到2026年底,市本级及各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中心实践站,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个基层实践站,探索打造一批村(社区)基层实践场景,充分发挥实践站联系群众、民主协商、汇集民智、基层治理、宣传教育等功能作用。
《行动方案》提出,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抓好民意征集、票决选定、过程监督、绩效评价工作环节。到2026年底,实现市、县、乡三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全覆盖。
《行动方案》明确,推行街道居民(选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实施街道居民(选民)代表会议制度工作指引,科学合理做好街道居民(选民)代表确定工作,居民(选民)代表实行任期制,听取收集反馈辖区群众意见建议,对街道有关工作开展监督,对街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讨论和票选,围绕群众反映问题进行议事协商。到2026年底,街道全面推行居民(选民)代表会议制度。
《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引导代表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馈社情民意,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机制,完善代表建议管理系统,有效提升建议办理质量。完善闭会期间社情民意建议的快捷办理机制,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在促进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关于促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每名代表直接联系3~5名基层群众,联系对象注意从原选区、原选举单位以及实践站(代表联络站、群众联系点)等地产生。
《行动方案》还对加强民主立法、践行民主监督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