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乡人大

奏响质量强区强音

合肥人大:2025-02-07 16:31稿源: 合肥人大

“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可以发现,合肥市蜀山区质量品牌培育工作起步较晚,高阶品牌数量较少,品牌优势不足,制造型企业科技含量少。请问区政府在培育品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方面有什么措施和工作打算?”

“区政府将紧跟党中央以及省市政策走向,用好用足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深入做好‘接链入群’文章,推行‘数字+零售’‘数字+园区’等应用模式,全面推进科创载体建设,完善‘房东+股东’运作模式……”

这样紧张严肃的一问一答发生在合肥市蜀山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质量强区工作的现场。5月30日下午,蜀山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质量强区工作进行专题询问。7名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3名列席会议的区人大代表聚焦人民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热辣”发问,区政府及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

出好“问题卷”

怎么问?问什么?专题询问前,蜀山区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力求抓住质量强区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所在;围绕质量强区工作组织专题调研,深入企业和一些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并座谈交流;积极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先后3次召开协调会,研究部署专题询问相关准备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对全区质量强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积极研究整改措施,精心准备应询。

“蜀山区当前深入贯彻全域科创战略,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产物和保障,请问如何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联组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裴勇率先发问,直指质量强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拉开了本次专题询问的序幕。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董雪松现场作答:“蜀山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保护水平。开展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提升商标品牌运营能力,加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知识产权服务,做好数据监控,加强监管,强化代理,提升发明专利创造质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工作,积极对接企业及评估机构,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益……”

区人大代表林青提问:“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热切关注,也是质量强区的重要内容,针对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请问怎样加以解决?”

蜀山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廖维珠回答:“区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谋划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工地扬尘智慧管控等综合治理项目,以工程减排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强化水资源保护,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扎实开展引江济淮工程输水干线保护行动,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会场上,询问人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水利、建筑、粮食等质量安全问题,直奔主题、直击要害,针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询问;应询人坦率真诚、实事求是,用翔实的数据、扎实的措施回应了市民的关切。一问一答间,充分彰显蜀山区推进质量强区的坚定信心。在每次询问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均对答复情况进行现场评议,并当场公布评议结果,评议结果均为“满意”。

交出“满意卷”

“今天询问会上各位委员、代表提出的问题,暴露出质量强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将思想再重视、认识再提高、压力再加大,以实际行动推动质量强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在联组会上,区政府副区长韩东现场表态,并当场把询问的问题分解交办给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做好整改的“后半篇文章”才是关键。专题询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梳理归纳此次专题询问的情况,形成“审议意见书”,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交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7月30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办理“审议意见书”的报告。报告显示,区政府围绕审议意见认真抓好落实,出台了《蜀山区质量强区活动实施意见》,成立了蜀山区质量强区活动领导小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强区工作格局。与长三角地区其他 8 家主要城市中心城区签订打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生态圈和商业秘密保护协议书。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科创和产业深度融合,谋划研究低空经济 “三图四表”,推进双招双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组织 11 个省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实验室)开展优化整合工作,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63 个。通过打造“环境医院” 一站式诊疗服务模式,帮助环境类企业孵化和成长,加快区内环境产业集聚,有效推动区域内外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强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