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如何提升救助效能,使各项救助政策及时落地,使各项惠民政策发挥最佳效益, 如何实现从“兜底救助”到“精准救助”的转变,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人大工委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救助制度,对已经出台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使各项救助制度适应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达到覆盖面更广、功能更齐全、资源更丰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目的,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生存状况。同时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广泛深入地宣传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法规。
二是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主管,财政、教育、卫生、劳动、司法、工会等共同参与,协力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同时,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社会救助资金、物资、设施、信息等资源得到合理调度使用,避免出现施救中的重复与遗漏现象,或者相互推诿,以降低救助成本,统一救助标准,提高救助效果。
三是进一步加强居民财产收入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与银行、房产、税务、保险、户籍、车辆管理等部门加强信息交换,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技术手段,实现贫困家庭的准确认定。定期不定期地对低保户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就业等变化情况进行核查,根据核查结果及时调整,畅通出口。
四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逐步建立救助工作的长效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因大病、重残、年老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提高生活救助标准,实施常年救助,对有劳动能力,但因病、因残、因灾、因自然条件差等原因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社会救助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助模式,制定出台困难对象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优惠扶持政策,从文化教育、劳动技能、生产发展、经营服务等方面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
五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基层队伍建设。一是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条件好,对弱势群体有感情的担任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以及社会救助工作连续性等因素。二是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掌握与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方面的知识,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对新时期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实在在的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规范和健全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方案,并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三是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和健全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考核方式,突出工作重点,量化考评内容,完善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