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西县人大代表柯成芳、张志国等通过对当前社会上一些培训辅导机构辅导培训情况实地调研,反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承认和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父母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有以文化知识为主要课程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有以各种职业技能,兴趣爱好为主要培训内容的教育培训机构。然而,这一片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教育培训市场的一些问题。一是培训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只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在校生,没有取得教师资格,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教学培训,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仅凭自己的想象来教学生;有的教师虽然是职业教师,但课堂表达不够清楚,责任心不强,学生根本听不懂;有的教师甚至自身就是家长,根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仅仅因为长期陪自己的孩子学习,或者自身会某种乐器,也自认为成了这一专长的专家,就广招学生,甚至在自己家里就开起了看护辅导班,名曰“就餐、看护、辅导课后作业一条龙服务”。二是各种培训辅导机构收费混乱。社会培训辅导机构普遍存在乱收费现象,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和依据。而且每年都在不断上涨,无标准尺度。三是招生广告内容虚假夸大,招生手段花样百出。在每年开学期,寒暑假前期,都是各种培训辅导机构抢夺生源的高潮时期。每到放学时间,各中小学门前挤满了散发招生广告的社会人员,五花八门的小广告逢人必塞。广告内容虚假浮夸,有说老师是名校的,有说学校辅导的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有的编造自己机构的辉煌成绩的,还有各种学费优惠、免费听课等诱惑手段,让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真正报名上课时实际情况与广告宣传差距很大,欺骗学生和家长,招生市场混乱。四是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教育场所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教育场所脏乱差,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五是部分培训班无合法手续,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为培训班无合法手续,一旦发生纠纷,因无法律主体,消费者得不到法律保护,权益保障无从谈起。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和纠正,势必会对孩子造成终身影响。“一步斜、百步歪”,不少孩子因为在学习某种才艺的启蒙阶段接受的是不规范的教育,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中无法取得应有的成绩。
为切实规范我县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市场,全面加强对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机构的监管,建议: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建议政府法制办牵头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我县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制度规范。对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机构的设立、运营、收费、管理、教师资格审查等各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导和规范,形成各环节、各方面紧密衔接的全面、完整的监管制度体系,确保良好的运行秩序。
二是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根据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培训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比如,关于劳动技能培训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关于文化课培训、体育武术等运动培训的,由教育部门主管;关于艺术特长培训的,由文化部门主管;关于小饭桌类经营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关于培训场所的安全,由公安消防部门主管等等。同时,确定牵头部门,明确领导责任和职能权限,建立由各相关监管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机构的统一协调监管,定期组织教育、劳动、文化、食药、市场监督、消防等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对有违法行为的培训辅导机构进行查处,并在媒体上曝光,给学生家长提供警示。
三是加强培训机构师资资格审核。对各种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师,由相关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考核认证机制。只要是任职上述培训机构的教师,不论其原来是否有教师资格证,也不论其是否是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都要进行登记认证,采取统一管理,实行分级发证、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没有教师资格证上岗或者水平不达标无法正常施教情况的发生。
四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中小学生社会培训辅导机构应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批制度。对非营利性的培训班,符合条件要求的,要到民政局办理民办非企业执照,对营利性的培训班,符合条件要求的,要办理营业执照。没有取得执照的培训班一律取缔。要规范办学条件。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和对教育培训设施要求较高的学习班等,由公安消防部门、质检部门实地审查办学场地、设施,对符合条件的发放安全许可证,从源头上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五是加强招生广告和收费的监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部门加大对街头、校门外散发招生小广告行为的监管力度,对散发广告的培训机构资质、广告宣传内容等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物价部门应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参照外地民间教育市场价格水平、不同培训辅导机构的设施和师资水平,定期向社会发布各类培训班招生收费指导价格,供学生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