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4月27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全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的报告,积极助力合肥市环境保护和巢湖治理。
“生态答卷”稳中有进
2024年,全市环境保护成效具体如何?
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作了全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的报告。
在2024年度生态环境状况方面,报告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状况等六个方面显示——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86.1%,优于省定目标2.6个百分点,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方面,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90%,南淝河水质连续两年达到Ⅲ类;31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首次达到“双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声环境方面,功能区昼间达标率98.8%,夜间达标率83.8%,为“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湿地保护率达76%,水土保持率达94.86%;全年未发生较大级别以上环境事件,连续12年辐射安全“零事故”。
报告指出,2024年,省政府下达合肥市的7项绿色发展考核目标任务均已基本完成。
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巢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环湖40条河流全部消除Ⅴ类和劣Ⅴ类,富营养化指数降至54.8,蓝藻水华连续四年不聚集、无异味。
集中力量打响考核断面保卫战,全市水质指数4.6957,同比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派河入选国家“幸福河湖”,合肥成为全省唯一获批全国第二批市级水网先导区的地级市。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9%,位居全省第一。
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治理废弃矿山79座,新增公园游园56个,获评中国A级公园城市。合肥市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2024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优秀案例。
全面“把脉”提出建议
为做好听取和审议报告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垃圾填埋场等地,实地察看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直排、存量垃圾处置等问题整改情况,并详细了解巢湖市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巢湖综合治理等情况。
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了市生态环境局、省巢湖管理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为学习借鉴先发地区工作经验,推动巢湖综合治理再上新台阶,市人大常委会及省巢湖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先后赴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以及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实地考察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为巢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在听取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2024年度省政府对合肥市下达的绿色生态类目标已基本完成,环境保护任务总体完成较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在肯定成效的同时,组成人员也指出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水环境质量仍需提高、环境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环保共治机制尚需完善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进一步抓好环境污染防治短板弱项、进一步加大巢湖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推进“双碳”目标有序实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5月13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七次主任会议听取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进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汇报,决定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久久为功守护绿水青山
用法治力量守护绿色合肥,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履职行权的重点。常委会连续多年听取审议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情况报告,重点关注巢湖水质特别是蓝藻治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持续推动巢湖水质改善。
近年来,围绕环境保护和巢湖治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发挥代表作用,持续开展执法检查以及“庐州环保世纪行”等活动,推动大气污染、城乡污水、噪声扰民等问题整改,助力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多种方式强化监督,以法治力量、法律武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和巢湖流域污染防治,守护巢湖一泓碧水,用一项项工作实践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建设绿色合肥。
在噪声污染防治方面,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噪声污染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修改《合肥市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坚持源头防控、分类管理、社会共治,对建筑施工、室内装修、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噪声治理作出明确规范。该《条例》的出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颁布后,长三角地区首部修改出台的相关地方性法规。
推进环境保护及巢湖综合治理,人大代表是重要力量。在合肥,各级人大代表巡河已成为常态化动作。巡河过程中,代表们深入实地,就河流水库生态维护、日常监管、环境治理等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以实际行动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力促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实落细。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对全市676座水库、40条入湖河流、42个饮用水水源地治理开展专项监督,及时收集情况、反馈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助力擦亮巢湖“最好名片”。截至今年5月底,共组织18096人次参与活动,发现问题1280个,解决1235个,提出相关建议738条,办结675件。
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依法履职的重点工作之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合肥持续贡献人大力量。